ISCB中国简介
ISCB中国简介
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是以对生物数据的计算为核心手段探究生命科学规律的学科,是信息、数理、智能科学与生命科学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以及新世纪一系列高通量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破解生命系统复杂机理的必由之路。国际计算生物学学会ISCB是这一前沿交叉领域成立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在引领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在医、药、农、工、环境等领域应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加强中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的联系,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清华大学教授、ISCB首位亚裔副主席张学工的推动和领导下,2024年5月6日,清华大学与国际计算生物学学会ISCB正式签署了关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建立ISCB中国秘书处 (ISCB China Secretariat)的长期合作协议,负责代表ISCB在中国的开展各项工作。
为有效组织开展工作,经与ISCB总部沟通及与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领域代表性学者的广泛协商,2024年7月6日成立了ISCB-China筹备组。筹备组先后于2024年7月13日、7月29日和9月7日在北京以线上线下混合的形式召开了第一、二、三次全体会议,并在休会期间召开了多次小规模协商会议和线上讨论,决定成立ISCB中国理事会(ISCB China Council)以领导和执行ISCB中国秘书处工作,简称ISCB-China。经过充分民主协商和反复修改,筹备组起草了《ISCB中国理事会章程》并于2024年8月28日决定提交拟成立的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在2024年9月7日举行的筹备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根据《ISCB中国理事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于2024年9月7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领导ISCB中国理事会主席、副主席并任命了代理办公室主任,组成了ISCB中国理事会首届执行委员会。
ISCB-China将一方面突出国际化发展,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组织一系列国际化学术和行业活动,大力推动和协助国内学者和产业界走向国际舞台,加强我国在本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使我国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突出学术、产业与应用的深度融合,搭建生物技术和数据供给方、生物信息学理论和技术研发方、医药和工农业应用方之间深度交流和紧密合作的全新平台。计划开展的平台性工作包括: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国际合作与联络平台,信息汇聚、发布和传播平台,竞赛和表彰奖励平台,学术与上中下游产业对接平台,行业标准与规范共识协作平台,教育培训与公共科普平台,职业发展与人才举荐平台,政策建议与多方沟通平台,学术认真、鉴定、论证与咨询平台等。
ISCB中国理事会第一届主要领导和常务理事来自我国主要高校、中国科学院主要相关院所以及领域内有代表性的企业,均是我国本领域最有影响的一线学者,地域覆盖全国主要省市区,并有广泛国际联系。根据《ISCB中国理事会章程》,常务理事和理事会领导均采用提名竞选制,每年都有一定名额的常务理事和领导岗位增补或非同步换届(每个岗位按上任时间算任期三年)。理事会期望充分吸纳产业界同行参与,共同谋划和开展各项工作,拓展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学术和产业发展路径,改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现状,推动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更好地走向国际,实现理论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广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目标。